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学者集 人气:2.58W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践活动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

活动背景

在参加全国幼儿园教师培训学习时,我们有幸观摩了XX市特级教师应彩云的大班语言活动“花婆婆”。同去的老师感慨万千,赞不绝口:哎呀,到底是特级教师,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轻松地与应老师交流与对话。回到幼儿园后,为了向园内教师传递新观念、新信息和新方法,我们请参加培训且已有两年教学经验的王老师作专题汇报——将应老师的课展示给全园的教师观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2.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美好。

活动准备

1.故事《花婆婆》的ppt。

2.四季花卉图。

3.《四季花儿开》歌曲图谱: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第一次活动:模仿中起步

活动再现

1.老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婆婆是怎样的人?干什么的?(教师忘了问“花婆婆是干什么的”,幼儿没能进人故事情景中,回答仅限于生活中的婆婆。)

2.教师接着讲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小女孩答应了爷爷哪三件事?(大部分幼儿说出两件事,对第三件事有些模糊。有个男孩子勇敢地站起来请求:“老师,你再讲一次,好吗?”王老师满脸通红。接着老师重复讲三件事,幼儿回答得很正确,但老师对于幼儿表达中的语言不规范问题未作纠正。)

3.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交流四季开的花。出示四季的花卉。(看图认识四季的花卉)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四季的花卉呢?(幼儿回答得有些笼统,个别幼儿说错了季节。)

4.唱一唱《四季花儿开》。教师出示图谱,幼儿学唱并用动作表示节奏。(此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幼儿既要记歌词又要打节奏,王老师上得有些吃力,显得有些混乱。)

5.说一说“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

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买了许多花籽。花婆婆说如果到处开满鲜花,世界一定更美好。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幼儿的回答有“弹钢琴”“做纸花”“画画”……最后的环节深化“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的不同用法,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并能根据读音组词。

2词语接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把词语连接成句,积累语言。

4认识3种修改符合,学习用这3种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

5阅读短文,学习状物文章的写作方法。

6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7学习怎样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把它的样子写清楚。

教学重点:

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把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的样子写清楚。

板书设计:

鼻子长长的翘着

牙齿匕首似的伸出来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仿佛

尾巴又小又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字的不同用法,读准每个字的不同读音,会根据读音组词。

2词语接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把词语连接成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用下面的多音字分别组成词语。

gān()fā()dǎo()shǎ()

干发倒数

gàn()fà()dào()shà()

二词语接龙

看懂例子,有什么规律?

所组的词是常用且规范的,越多越好。

两人一组完成,看哪组最快组的词最多,并写出来。

三把词语连接成句。

看明白例子,读一读。

自己试着做,读一读,觉得合适吗?

指名汇报。

把句子抄写在练习本上,并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种修改符号,学习使用这3种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阅读短文,使学生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修改符合,自己试着用一用。

(一)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句子的毛病。

(二)结合句子,看一看说明,弄明白3种修改符号分别表示的意思和作用。

(三)学生说一说什么情况下用哪种符号。

(四)练习:用不同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上课铃声响了,我立刻马上跑进教室。(删去)

2.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加)

3.五龙亭建在靠进湖岸的水中。(更换)

二阅读短文

(一)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二)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短文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用画出,每一部分什么样?用~~画出。

(三)讨论短文是怎样介绍小瓷象的

鼻子长长的翘着

牙齿匕首似的伸出来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仿佛

尾巴又小又细

(四)再读短文,体会写法。

教学反思:

学生对短文的学习较好,能够体会写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过欢乐,也都遇到过烦恼。总是装在心理挺不好受的。那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提供一个说的机会。对于欢乐,我们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予热情的帮助与鼓励。

二指导准备

(一)读懂题目,明确要求。

(二)学生自己选择说的内容,是说欢乐的事,还是讲烦恼的事。

(三)想一想,怎样说给同学听更清楚更明白。

(四)4四个人一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相评议,选代表向全班汇报。

(五)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3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你知识,而是做中学。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区级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及组织好校内综合组教研。在教研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多启发。

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始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谓“收获尽在过程中。”

二、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强调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

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正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成熟起来。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门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为价值取向。在活动中,我觉得要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协调与合作。要积极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立足现状,勇于创新。之前虽和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当我真正上课后才明白经验是一回事二实践是另一回事,这四个星期的上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一、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在小学,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综合实践课,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经过这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与学习,大家的讨论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耐心与长时间的培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教”,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要知道,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们确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示,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而且对课堂的兴趣也会消失,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三、要改变旧的观念,增强新的血液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5

【活动背景】

姓名是每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凝聚着父母深情厚意和殷切的期望,通过姓氏变迁这个窗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基于以上思考,以“姓氏文化趣探”为研究主题,迈开探索姓氏文化的步伐。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自己姓名的来历和含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探求中国姓氏蕴含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资料,相互交流探讨,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查阅、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探究实践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活动课型】:选题指导课

【活动对象】:四年级1班学生

【备课团队】:钟艳杨俊文邓永军黄园华潘晶梁丽

【活动准备】

1、查字典弄清楚自己名字中的每个字在字典里的意思

2、询问父母为自己取名字的寓意

3、查找或询问与自己同姓氏的古今名人及与姓氏相关的文化背景与资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视频

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姓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姓氏渊源道尽千古沧桑,龙脉传承铸就泱泱华夏。形形色色的姓氏,每一个都可以衍生出一个故事,韵味无穷!

课件:姓氏文化探趣

2、姓名趣话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看,这是全班同学的姓名(课件:全班姓名),

师:不同的姓名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象我,我叫梁丽。梁是我的姓,丽是我的名。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花一样美丽大方。你们的姓名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跟大家说说。

二、百家姓探趣

1、引入百家姓

(1)从刚才的介绍中我知道有姓王、姓张、姓刘的。你姓什么…

(2)(课件:全班的姓泛红)你们看,仅仅在我们班就有这么多的姓。中华民族的姓氏就更多了。宋朝时候有人把中国的姓氏做了统计并写成一本书流传至今——(课件:百家姓封面)

(3)、“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只要起个头,许多中国人都能把这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句像歌谣一样背诵出来。因为大家明白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蕴含着流芳百世的中华根基文化。(课件:百家姓视频)

2、百家姓

(1)师:怎么样,想不想一块来读一读!(课件:百家姓一览表)看,这就是百家姓的姓氏内容。(课件:前两列姓氏)请大家跟随电脑文字自由诵读前两列,初略感受其中的文化韵味(生自读)

(2)师: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像童谣那样把节奏带出来。跟着老师再次去感受吧!赵钱孙李读……(师生同读)

(3)课件:百?

师:百家姓,这个“百”是指刚好100个姓吗?(生答)

课件:百——言其多也,编写于宋朝的百家姓收集有442个单姓,61个复姓,凡503姓。由于百家姓流传了很久,期间有经历的多次的填补修缮,不同时期的姓氏数目也都不一样。究竟现在的百家姓记录有多少个姓氏?大家课后去了解吧!

【板书:数目】

(4)师:刚才读了百家姓,谁还记得排第一位的是哪个姓?(赵)

课件:赵?

师:为什么赵排第一?(生答)

【板书:排列】

师:我给你们些提示:百家姓是在宋朝编写的,宋朝的皇帝姓什么?(赵)

师:百家姓最早是在宋朝编写的,当时的皇帝就姓赵,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理所当然就赵排在第一位。

(5)师:一个赵字告诉我们百家姓编写的年代,现在我们把历史车轮往前推进到唐朝。谁知道唐朝的皇帝姓什么?(李)

师:我们班上有姓李的同学吗?

师:你知道的李氏名人有哪些?谁再说?

我们跟随短片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播李氏名人短片)

【板书:名人】

师:(请李同学),当知道与你同姓的名人有这么多时,你有什么感受?

说不定五百年前你们还是一家人呢!

师:其他同学还想了解什么?

三、姓氏的起源

师:让我们把历史车轮向更早以前推进,去了解中

国各个姓氏是怎样产生的,背后有什么起源故事?

课件:姓氏的起源

师:刚才说到了李姓,李姓是怎么来的?咱们去听段故事。注意边听边想,从故事中你了解到什么?

课件:播视频李姓的起源

【板书:起源】

师:说说看,你了解到什么?

师:这就是姓氏起源奇妙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其他姓氏是怎样起源的呀?

课件:秦汉之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再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推究中国姓氏的起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可分许多方面:

以职业为姓陶、屠、匠等

以(方位)为姓西门、东方、南郭等

以动植物为姓熊、马、柏、杨等

…………

师:职业、方位、就连动植物都能产生姓氏。真奇妙!你们猜猜看,姓氏还可能是由什么起源的呢?

师:大家猜的对不对,究竟姓氏还有多少种起源?一切就隐藏在省略号中,等着你们去探究发现。

四、讨论选题(相机指导)

课件:活动要求: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商量选定你们最感兴趣的姓氏话题;

2、由组长把本组选定的姓氏话题写在纸片上,然后分类贴上黑板。

五、龙的传人

师: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是中国,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欧洲姓氏的历史只有400年,美洲的姓氏历史也只有200多年,日本的文化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直到100多年前才有了自己的姓氏……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身为龙的传人,我们为民族的灿烂文化而自豪!(课件:龙的传人)

六、小结

师:下次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组,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后续的调查研究。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大家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地了解!

姓氏文化探趣教学反思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姓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门科学。一个姓就是一部史,一个姓续写千年情。透过姓氏这个窗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产生民族自豪感。基于以上思考,此次,我们以姓氏为经,以文化为纬,延续去年的说姓氏写姓氏的活动,迈开了深入探索姓氏文化的步伐。

亮点一:时间线索

本次课从现在的姓氏追溯到姓氏起源,将博大厚重的姓氏文化由近及远逐次推移。让学生联系了现实,又追寻一下生命的过往。

亮点二:文化线索

通过开课视频、音效、加上一段吟诵,渲染浓厚的文化气息;话姓名含义;解百字,探数目;明赵姓,探排列;李入手,探名人;自由谈,引话题,逐层抽丝剥茧,将姓氏背后厚重的文化逐一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及思考,拉近了学生与文化的距离。

亮点三:趣味探究

通过“说”姓名含义;“解”百字数目;“猜”赵字排列;“探”姓氏起源……增加话题趣味。同时注意关注学生,倾听学生,鼓励学生,运用语言神态拉近师生距离,趣味性、神秘感、自豪情无处不在,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本课活动过程完整,较好的实现了预定目标。学生在本课中,各方面能力的得到了锻炼提升与展示交流,所达成的目标对于下一步探究姓氏文化活动的深入顺利开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人的姓氏,就是追溯那生命记忆的源头的一条线索。越探越有趣,越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灿烂瑰丽。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6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了解春天里的节日由来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是什么过渡到为什么”的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回忆并结合查资料了解春天的节日有多少,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比如可以通过与长者交谈、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资料,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节日的了解涉及民族节日、环境保护节日,社会性公益节日,我适当进行总结和扩展,结合这些节日,教育学生学会保护环境,保护自身权益,乐于助人等良好品德。

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研究的成果,经过第一课时的研究,小组内确定“研究计划书”,并由组长分配任务,组内成员各自去准备 。学生选择了他们喜爱的节日进行研究,在兴趣的基础上去探索,得到的成果自然非同一般。

此外,学生在最后一个环节“创意无限”中,为我们自己的“家”——四三班设计了一个节日。联系了生活,把课堂学习应用在自己身边,学生更是跃跃欲试,绞尽脑汁,构思出了“同欢节”、“师生节”“同乐节”等奇妙且富有意义的节日。

应该说,本堂课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春天的节日”,既表现了自己,又对春天各种节日的风俗、习惯、传说等得到了解,达到了本堂活动课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自我反省,认真总结及检验教训。激励优秀学生,戒骄戒躁、努力进取,向更高目标前进;使中等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使学困生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从现在做起,抬起头来努力追赶。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7

综合实践学科经过课改几年的实践尝试,关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在思考如何深层次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实践探究活动更具科学性、开放性、实效性和可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探究能力得到锻炼,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这几年,我校通过运用树状图寻找活动探究的问题,形成活动小主题,学生的研究能力逐年提高,很多同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今天我想通过在景行小学的尝试教学,将一种寻找主题的方法传递给更多的同学。

以往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学生的活动主题有些学校来自于学校或者是老师,有的`也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观察,而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由于有些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研究主题,但不乏有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提不出任何想研究的主题。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如何确定自己研究的问题感到茫然,不会确定活动主题。

今天这节课,就是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运用树状图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向,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研究的问题。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树状图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差异程度,在众多的问题中,将研究的范围集中在一个点上,更具体、更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以生成许多后续研究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每一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事可做,这样的事是学生自己想要去完成的,把学生的被动探究变成主动探究。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目的。

在谈到主题与问题,这几年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学生都是先会提出一个个感兴趣的,想了解和疑惑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开题课景行小学的同学也得出一个个感兴趣想了解和疑惑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思考。由于课时有限,我计划把提炼成主题这一环节安排到下一次课完成。如:对小鱼各部分鱼鳍在游泳中有什么作用?提炼出研究主题:小鱼的“桨”,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学生在文字的表述有一定的难度和差异,我将在下一次课把学生自己研究的问题与有研究同类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根据小组的研究内容归结成有趣的主题。

今天的课已经达成了我预定的目标,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来看,基本掌握了运用树状图寻找确定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课上,我更关注的是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力求让每个学生经历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

关于树状图,我突出其两个用法:可以个人使用,把自己得出的每个问题逐一研究完,形成研究成果;也可以小组合作使用,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由于我这个学期刚执教综合实践学科,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问题调控能力还不到位,有待于今后不断地磨练,真诚的希望各位专家、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8

3月19、20、21这三天,我们里庄中心校五年级三个班级的师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丹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少阳职中,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准军事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大家都特别兴奋。

三天的时间孩子们学习了电子小鸟的制作、航模、空气动力车、十字绣、软陶制作、丝网花等手工制,跟老师学磨豆浆,还参加了队列、射击和军事障碍训练,最后学习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好处多多:

1、增长见识

孩子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丢开了往日死啃的语、数、外,见到了许多其他学校的学生,认识了新的老师,学习了以前从没学过的知识和手工制作,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体验生活

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候由教师照顾生活,回到家由父母料理一切,可是这次他们要离开家和同学们住宿在综合实践基地,自己吃饭,自己洗漱,自己睡觉,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生活形式。

3、感受人文

参观了军事展览馆,了解了一些中国军事、国防,武器的过去和未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4、学以致用

参加活动时,辅导员教给学生制作的方法,学生现场进行制作,学生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操作,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得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

5、增进友谊

通过参加学生活动,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增强自己的交友能力,可以避免或减少学生患有孤僻症。

回到学校,孩子有种凯旋而归的感觉。在这三天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朝夕相处,有说有笑,有苦有累,有玩有乐,学到了比我想象中更多的知识,孩子们既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收获很大。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9

经过了几天紧张的准备,我顺利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评比。忐忑的心情从赛前一直延续到赛后结束。现在坐下来心情渐渐平静,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叩问:我要怎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这条路上走下去?

本次我上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年级《拥抱健康之合理饮食》。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区开展的活动较少,因此赛前我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的课例,基本理清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固有流程。本节课就是按照这样的过程进行的。一、引入主题。二、确定子主题。三、整合确定大主题。四、分小组研究。五、各小组汇报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主题的确定,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合理饮食的良好意识。2、在课堂的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及协作能力等。但在上完课反思时,我发现有些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实或者落实不够。

首先导入太过简单,这归因于准备仓促,网络没有充分利用。如果在导入里加上视频资料,我想会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在第二个环节“确定子主题”里出示膳食宝塔时,教师没有详细向孩子介绍膳食宝塔的内容。虽然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教师的引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课堂整合不够,有些散。接着,分小组研究时,虽然教师划分了各个组,但没有制定出划分办法,孩子们只是遵守了老师的要求,如果老师能用一种宽松的自由的要求让孩子自己组织小组,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由于经验缺乏,可能本次反思也不够彻底,以后还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既然选择了综合实践,想继续走下去,走稳、走好是我将要认真考虑的,道阻且长,与各位老师共勉。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0

1、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

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是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在备课时,可对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再写出教案。反思的内容有:

(1)自己或他人以前在执教这一教学内容(或相关内容)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其效果如何?

(2)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学生在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2、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主要指课堂教学,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是难以预料的,但可以列举诸如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是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的?

(2)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出现争议时,你将如何处理?

(3)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时,你将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

(4)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就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你将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1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孩子们走出学校,走入社区,亲身调查有关小食品的情况,促进学生对小食品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当主人,自己想办法从多种渠道去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来他们比教师知道的还多,因此我在活动过程中的身份是学生的伙伴、参谋。学生在活动中完全是自主的,他们根据本专题活动的要求设计活动计划,自主地进行调查、采访;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PPT、WORD文档、手抄报……

古人云:“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可见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文明社会,学会与人合作更是现代人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合作能将个人的孤军奋斗转化为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们分工合作,共享成果,本次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学生们自由组合,分成了六个小组,并选出了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再定出活动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因为我班的学生小组活动能力强,所以这些环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驾轻就熟。

资源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资源准备,所以我带领学生们拟订好外出调查、采访、拍照等方法来收集资源,学生的学习激情已被点燃了,他们恨不得马上就行动起来。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要突破教室,要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独特的体验。学生很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于是他们将自己辛苦了解到的资料整理、,制作成精美的电子作品,与同学们分享。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2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在教学这一类课时,很多教师都注重把方法教给学生就可以了,而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践结果。在教学《制作年历》时,我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后,布置了一项任务:“每人亲自制作一张20xx年的年历,什么方式和花样都可以。”这是我第一次布置这样的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说心里话,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为了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我觉得这样的尝试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是有些担心:他们刚刚才学“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以他们现有的能力,会怎样完成这项作业呢?三天后,我组织了学生进行了交流、汇报和展示。真没想到,学生们精彩的作业真让我震惊!

雷晓萱边翻动自己的日历边对着大家得意的说:“我的日历共分12张,每个月一张,我把所有的周六都设成绿色,把所有的周日都设成红色,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还上网查到了有关我们中国农历的知识,把今年的农历也写进了我的日历。我还知道明年哪天是春节,哪天是惊蛰、春分、夏至、立秋、小雪、大雪‥‥‥。”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发现呀!而农历的知识远远超出了课堂上年、月、日的知识,如果孩子们能坚持这样自主的探索、勤于发现,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也一定会更加喜爱学数学!

潘柳惠拿着自己的日历骄傲的向大家说:“我的日历也分为12张。我把我们全家人所有的生日和一年中所有的节假日都写在上面,还用了不同颜色区分,如:元旦、春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劳动节、植树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圣诞节‥‥‥都用的是红色的,这样更区别其他普通的日子。”这是多么令我惊喜呀!这不就是我们《年、月、日》这个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吗?而孩子们却在现实情境中很好的掌握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感悟到学好数学的作用与价值,还给了学生了解家长、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另外杨民浠浠同学的日历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日历制作精美,色彩鲜艳,连字迹都比平时写得工整多了。她说:“我的日历是跟我妈妈一起做的,妈妈给我解释每个节日的来历,还给我讲一些关于日历的有趣知识。最后我把妈妈和我的照片放在日历上面,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制作的成果。”同学们为她的精美制作纷纷鼓起掌来。这个平时没有得到过我太多关注的小女孩在美术和制作方面竟有如此的擅长,是我平时只看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方面,却并没有发挥学生特长,给予她们扬长避短的机会,听着听着我竟有些惭愧。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他(她)漂亮和精彩的一面。

这节课还在继续,精美而赋有个性的作品展示和精彩的发言一次次让人欢欣鼓舞‥‥

当我欣赏完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的这次作业完成的太令我震惊了!我真没想到你们这么棒!我们的日历可以放在铅笔盒里自己用,也可以挂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分享,还可以挂在教室里让大家一起来欣赏,这是多么棒的一次作业啊!你们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对我们多么重要呀!让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了数学而变得更加精彩吧!”

这节课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是高兴,是欣慰,更是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孩子们精彩的作业告诉了我,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是多么的感兴趣,他们是多么的有能力。假如我只把如何制作年历的方法单纯的告诉他们,孩子们也可以学会,但是怎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权怎会在学生的手里,他们又怎能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呢!这次作业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我自己。使我更加相信孩子们的聪明能干,博学多才,而我却在以前很少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学生们在完成这次作业时,大胆的探索,勇敢的创新,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各种资料,精心的设计版面,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的过程。”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大胆的实践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机会感悟数学价值,从而更加热爱学数学!使学生终身受益,焕发生命的光彩!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3

《剪一剪》这节实践活动课即以“剪纸”为中心,围绕“剪纸”贯穿整个课堂。这节课通过剪纸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这节课堂实践中,我主要将教学重点定为探索剪纸的规律。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我剪好的一个对称的小人给学生来欣赏,让学生猜一猜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学生因为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出一个小精灵皮皮很容易。之后让学生猜想将长方形纸条连续对折2次会出现几个连续的皮皮?学生自己先讨论,动手剪一剪,得到会出现2个连续的皮皮。这一次的剪,主要是为了解决剪的方法,应该从哪边剪,怎么剪。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让一部分学生尝试失败的感受,让这部分学生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共同猜测他是怎么在剪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失败中找到真理。接着也是先让学生猜一猜连续对折3次会出现几个连续的皮皮,对折四次出现几个连续的皮皮,再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对折的次数和剪出来的个数数据,让学生感悟到剪纸也有规律的存在,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寻找出规律。最后,教学生剪一剪围着圈的皮皮。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初步体会围着圈的小人的剪法。这样子安排主要是因为剪一剪教材安排一课时,要进行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的剪法,而且要想体现出:做事有方法、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找到对折次数和得到小人之间的规律、感受到平移和旋转、还要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而一节课40分钟,二年级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又不高,动作又慢,如果将剪一排小人和剪旋转的小人都安排进去,时间上肯定是不够的。

整堂课是在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中学习,总结方法、发现规律。然而在课堂反馈来看,我未能很好的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的规范性。比如,学生找出规律,提出每次都多一半时,教师应引导总结规律,每一次都多一倍,使规律具有规范性。

2、对围成一圈的皮皮,还可以适当的与排一排的规律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剪8个围成一圈的皮皮可以怎么剪。

3、找出规律后,让学生直接说说连续对折5次,会出现几个皮皮,从找规律到验证规律,最后应用规律。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4

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本中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做剪报”、“开一次科技知识介绍会”。此外,我还根据教学需要增设了有趣的小实验、制作书签、我是小小发明家等实践活动,在多次教学中,我有得有失,现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充分准备,是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的关键。

例如,我在教学“开展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实践活动时,以神州五、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激动场景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高速发展的科技信息中,收集大量的科技知识,这样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自己从大量的书籍、网络信息中找到“最新机器人”、“未来电脑”、“未来航天飞船”等大量有趣的科技信息资料。学生汇报时兴趣盎然,振振有词,听的同学也惊奇万分,赞叹不已。这样他们便有了学好科学的动力,有了畅想未来的欲望。

二、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亲自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动手,也动脑,要想做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例如,我在教学“制作书签时”,学生照着方法回家做了,但许多同学都失败了,我询问了许多同学失败的原因。后来,我亲自尝试,总结经验,把方法再一次教给学生,并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等语言激励学生,后来,学生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终于展现了一张又一张五颜六色、精美的书签。学生在写作中说;“制作书签不仅让我懂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还让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乐趣,今后我还要用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来呢!”这就是孩子们从实践中得到的启示,从实践活动中得到的能力,从实践活动中具有的精神。

三、教师要作好实践活动的评选与总结工作。

活动开展结束后,教师应采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付出的劳动得到更多的赞赏,从而树立自信心,争取下次做得更出色。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才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要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必过于受课时的限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展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教学反思15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从儿童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是通过活动在其心理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构建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本册教材在第三单元的“图形和变换”之后安排了实践活动:“剪一剪”。

“剪一剪”这个实践活动紧接在“平移和旋转”后,它的内容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教材上只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分别是剪出四个排成一行手相连和四个围成一圈手相连的小人。

这样的一个学习内容如果只是让学生按教材的安排来完成两个剪纸活动,那么数学课就会变成了一节美术课。事实上,在全市教师集体备课时教研员也确实是建议我们可以让美术老师来上这节课。可是,我想教材之所以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数学书里,必定还是想要体现出它的“数学味”来。

按《教师指导用书》上所说,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层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再一次观察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是比较容易办到的。那么更高层次的“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如何来体现呢?通过自己的几次实践发现,教材上“平移”和“旋转”的四个小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画的半个小人与纸的折痕之间有很大的关系。若画的方向弄错了,那么就无法得到预期的图形。但是这较高层次的推理知识只能作为一种剪纸技巧直接传授给学生。因为,作为成人来说要发现这一点也是有难度的,更何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一来,岂不是真的成了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