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文言知识汇总

学者集 人气:1.27W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醉翁亭记文言知识汇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汇总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1

1、古今异义

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心愿 今义:意思,含义。

⑵ 苍颜白发

古义:脸色苍老 今义:青颜色。

⑶ 鸣声上下

古义:树的上部和下部 今义:表示大致的数量。

⑷ 负者歌于途

古义:背着东西的人 今义:失败的一方。

⑸ 晦明变化者

古义:昏暗 今义:隐蔽,不明确

⑹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花 今义:花草的香味

⑺ 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树木萌生滋长 今义:美丽

⑻ 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⑼ 射者中,弈者胜

古义:投壶,一种游戏 今义:射击

⑽ 非丝非竹

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吐出来的像线一样的东西

⑾ 非丝非竹

古义:管乐器 今义: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

2、特殊句式:

⑴ 倒装句:

①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译:至于“说到”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还有那”弯着驼背的老人,“被大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⑵ 判断句:

①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⑶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

3、“而”连词,

其本身并无实在意义,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按其所表达的结构、逻辑关系,它的作用有:

⑴ 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也可不译。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⑵ 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如:“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⑶ 表承接关系,译为“接着”,也可不译。

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

⑷ 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⑸ 表修饰关系,译为“地”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⑹ 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设”。

如:“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4、“也”语气助词,

可以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各种语气,但它的基本用法是在表上述各种语气的同时,对某种事物或情况表示肯定和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呢、吧、吗”等。

⑴ 表判断语气,相当于动词“是”。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⑵ 表陈述语气,可译作“了”。

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⑶ 表疑问语气,可译作“呢”“吗”。

如:“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⑷ 表感叹语气,可译作“啊”。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⑸ 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如:“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2

1、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答案:

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

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2、“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4、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春夏秋冬及早晚景的句子是:

5、第二段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登山所见的山景朝暮四季变化之景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6、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7、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8、选文②写到了“滁人游”等四种情况。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滁人游②③④

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3分

9、“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10、“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

11、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12、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13、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

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

14、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

15、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3

1、环滁皆山也 环:环绕。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于:从

4、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

6、饮少辄醉 辄:就,总是。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 暝:昏暗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茂盛,繁茂。

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休于树 于:在。

15、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6、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8、弈者胜 弈:下棋。

19、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1、树林阴翳 翳:遮盖。

22、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

23、太守谓谁 谓:是,为。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4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íng) 伛偻(ǚ lǚ) 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ng) 弈者胜(ì) 颓然(tuí) 阴翳(ì)

3、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看课后注释)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5、复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1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第2段描写山!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概括。 )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作者本人,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2)本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A)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B)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C)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D)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7) 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例:

(l)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6、理解背诵。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6)写出《醉翁亭记》中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觥筹交错 山肴野簌 与民同乐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5

1、字词:

蔚然:茂盛的样子。临:靠近。

意:情趣。霏:(山里)雾气。

暝:昏暗。芳:香花。

佳木秀而繁阴:秀,滋长。伛偻:老人。

提携:小孩。蔌:菜蔬。

陈:摆开。觥:酒杯,筹,酒筹。

颓然:这里指醉态。阴翳:这里指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名之者谁:名,起名字。太守谓谁:谓,是。

寓:寄托。辄:就。

2、翻译:

⑴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的一样高踞在泉水上面的,这就是醉翁亭。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与喝酒,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⑶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⑷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

3、问答题:

⑴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答:衬托太守之乐

⑵“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6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chú州壑hè琅琊lángyá潺chán

暝míng伛偻yǔlǚ山肴yáo野蔌sù

弈yì觥gōng阴翳yì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

(2)翼然临于泉上临:靠近。

(3)太守自谓谓:命名。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5)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6)佳木秀而繁阴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7)山肴野蔌蔌:菜蔬。

(8)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9)树林阴翳翳:遮盖。

(10)太守谓谁谓:为,是。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往来不绝: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前呼后应: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点拨:写出任意三个即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原文填空。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本文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描写山间四季的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文中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中描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的一段文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出,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