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支援西藏工作感言

学者集 人气:9.3K

医生支援西藏工作感言1

3月初,我有幸成为江苏省支援西藏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和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韩松医生、苏州市立医院血液科韩迎利医生组成苏州医疗小分队,开始了在拉萨市林周县人民医院的支援西藏支医工作。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在支援西藏工作的岗位上,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医生支援西藏工作感言

进藏以后,我进一步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及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江苏省委组织部及卫计委的嘱托,把自己的专业技术应用到西藏人民的医疗服务中去。在工作中,我能够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的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的团结。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团结工作岗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用他们能够习惯并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交流。并主动学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以利于工作。注意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一年来,我与医院的职工相处得十分融洽。

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来自平原地区的人在身体上是一种挑战,头晕、头痛、胸闷、失眠、厌食等不适时时来袭,我努力克服高原反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很快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还记得进藏后抢救的第一个病人是药流后大出血休克的病人,那时我刚进藏一周,那天已是夜晚11点,三月的林周夜晚还是相当的冷,医院的院子里还有不少的野狗,自己也还是感觉胸闷不适,但是有病人需要我,不管怎样我必须去,当时虽然各种的不凑手,手术床、手术器械、助手……都不像在自己单位那样,我还是想办法尽快地完成了清宫手术,看到病人及家属感激的眼神,心里成就感满满的,连身体上高反的不适都忘记了。还记得进藏后开的第一台手术,是一个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当时因为情况比较紧急,必须尽快取出胎儿,就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了,手术下来才发现心率已经达到120多次/分,想必手术中的心率还要快吧。

进藏后的工作也碰到很多困难。藏区90%以上的孕妇都不能提供末次月经的时间,也很少在早孕期去医院检查的,常常难以核对预产期,多数缺少孕期保健的知识,围产期检查不规范,这对平时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多产妇比较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比内地高很多,而血源却少得可怜,这给产科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记得最严重的一次产后出血的抢救,产妇第四胎,胎盘粘连,手取胎盘后子宫收缩乏力,阴道流血如决堤一般,瞬间浸染了产床上所有的敷料,我们用了县医院所有能用措施,效果还是不理想,因为没有血源的支持,当时心里真是非常害怕,失血量已经达到3000ml了,这样下去产妇肯定要没命了,后来想到有一个自己医院捐的水囊还没用掉,就用它来做了宫腔的压迫止血,幸亏效果还不错,血止了。为了防止出现产后出血的并发症,我们尽快将产妇转到了拉萨,希望拉萨有血源可以给她用,但是可惜的是我后来了解到那天拉萨也没有血源,虽然产妇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估计并发症很难避免了。后来,我有幸作为党代表参加了拉萨的第九次党会议,在小组讨论的会议上,我提出了加强义务献血宣教的建议,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同,希望以后拉萨有多一点的人参加义务献血,让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援西藏医疗的.重要任务是把技术传给当地医生,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留得下的“医疗队”。入藏至今我带领科室人员共进行各类妇产科手术50余台,包括剖宫产、绝育术、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剜除术等等,开展缩宫素引产,对产程的观察及处理进行技术指导,规范妇产科技术操作规程及病历书写,并多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使县医院妇产科的诊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坚持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内容涉及妇科及产科、多发病的诊治及临床新进展,如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治疗、多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处理要点、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认真做好课件,进行了“胎儿宫内检测及评估”、“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及管理”、“子宫压迫式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高危妊娠”等专业知识讲座,提高科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另外,我作为苏州市医疗小分队的队长,团结队员,关心队员,生活上相互帮助,一起为医院创“二甲”献计献策。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为自己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为藏族同胞的健康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西藏美丽的自然风光,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善良淳朴,还有西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段经历对自己是一种磨炼,但更是一种人生的财富。支援西藏,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医生支援西藏工作感言2

在昌都卡若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两个多月了,得知这个周末支援西藏医疗队要跟随洛松老院长下乡义诊给老百姓送医送药,这是我初次参加,心里非常期待。在内地开展一次下乡义诊是件较容易的事,而在西藏这里因路程远、山路又崎岖不平、天气变化大等客观现实,大多需要提前一天前往。老院长怕我们支援西藏医疗队不适应,本次义诊选择了一个稍近一些的地方,决定当天往返。院里很重视这次义诊,人员、车辆早早安排到位,并提前好几天列出常用药品清单,打包装车。

2016年9月23日,我们一行15人天不亮就到医院集合上车出发,道路一路崎岖颠簸,或许是往上行进,我有些头痛感,有人已经呕吐,经过近四个小时车程,大约9点多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能提前接到了通知,十里八乡的群众早已赶到这里排好长队等待着。见此我们顿时也忘了疲劳和高原反应,立即投入工作。义诊地点设在在昌都市卡若区拉多乡贡西村小学院子里进行,条件非常艰苦,桌椅都是现拿现凑的。据说来这里义诊的大多数村民没有离开过大山,有的甚至从没有洗过澡,不好意思解衣接受体检;他们的健康意识也是很差,高血压,大骨节性关节炎,头痛,胃痛等病症有很多;孩子们普遍发育不良,有的村民排队几个小时就为了得到几片止疼药。

义诊中有一个孩子我印象很深。那是中午过来一个学生,他说“阿姨,帮我看看手”,打开纱布,伤口已经和纱布沾到一起,我拿瓶盐水给他冲洗,浸泡伤口。这期间,我简单询问一下病情,外伤已经一周,孩子说是不小心拿门挤压的,是一个左手环指挤压伤,慢慢打开伤口,看到指甲脱落,伤口创缘部分变黑,估计存在指骨骨折。当时心好痛,这么小一个孩子,受了伤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可能这个手指会给他留下终身残疾,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一周的外伤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愈合了。想想我们来时的路途,要不是亲自下乡感受,可能永远体会不到村子里的人们要想走出大山看病的艰辛。

通过几个小时的义诊,从医院带来的价值将近3万余元的药品基本都发放完了,但是还有不少农牧民依依不舍的希望我们继续为他们诊治。虽然在语言交流上存在一定困难,但看着这些淳朴的藏族同胞期盼的眼神,我似乎全能明白他们内心的想法。在天津这样的大都市,医疗资源高度集中,老百姓还常常会抱怨看病难,而在这里,医疗资源如此匮乏,当地农牧民看病状况更加不敢想象…通过这次藏区下乡义诊活动,使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党中央号召我们援疆支援西藏的重大意义。

回来的路上突降冰雹,让我感受了大山里变幻莫测的气候。虽然支援西藏工作条件艰苦,我的身体始终还要经受高原缺氧的考验,但这多几个月历历在目的支援西藏经历——自我手术技术在这里的显著作用、地区政府和医院的上下尊敬、藏族同胞的殷切需求,都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支援西藏工作的必要性和及时性。这样的人生经历不是每个人都会拥有,定会好好珍惜。我暗暗地想,一定要圆满完成党组织及西青医院交给的光荣任务,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争取为更多藏族同胞诊治疾病,把自己的医疗技术带给昌都卡若区的人民,为贫困藏区贡献自己一点点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