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学者集 人气:1.68W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下面给大家分享《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成功之处: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这里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家超市同一商品的标价签,使学生知道2.50元表示2元5角,2.5元也表示2元5角,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初步知道2.50元等于2.5元,它们的单价是相同的,

2.注重多种方法验证结论,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例2中,一是通过不同材料的操作使学生发现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可以比较出0.30=0.3,学生能够验证出虽然份数变了,但是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二是通过小数数位顺序表也可以发现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其余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变;三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价格的标签也可以得出0.30=0.3。这样通过不同的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来进行验证结论。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例1的教学采用长度单位理解上存在问题,导致个别学生对于小数的性质理解上不到位。

改进之处:

对于例1的教学还应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明晰,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和分数的意义应进行重点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2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的化解小数和改写小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全课分为两个阶段:

一、发现规律

课一开始,我利用课本《西游记》主题图引出0.1米、0.10米、0.100米这几组数据,请同学们猜一猜,孙悟空为什么笑了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索发现0.1米=0.10米=0.100米,从而引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数学情致得意有效的培养.

二、应用规律

第二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性质用于改写小数和化简小数。由于前面对小数的性质的探索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因而在应用起规律来同学们也能得心应手。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把3改写成三位小数上,经过启发,学生都知道要不改变数的大小,必须在3的各位右下角先点上小数点,再添3个零,课末通过联系生活的实践课,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总之,通过本堂课,我们师生共同分享了彼此的见解和成功的快乐,情感溶于快乐之中,知识溶于成功之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较好。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上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本节课教学教程中,我力争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探讨的不引,学生能发现的'不导”。认真作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始终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尊重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猜想、验证、总结、应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首先,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提出0.3=0.30的猜想,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去验证猜想。学生从表示的具体钱数;借助方格图,从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和阴影部分大小;利用数位顺序表等多个角度去验证猜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然后再把性质运用到生活之中。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2.关注生成,让教学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当下的思维状态,学生认知的起点,学生的困惑等等。教师要充分关注生成,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生成,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真实有效。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涂一涂,画一画,量一量等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体会到了小数性质

3.基于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经验。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取素材,让学生尝试从生活素材中发现小数的性质,并根据生活实际理解和应用小数的性质,实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

例如,选取超市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经常看到的标价牌上发现小数的一些特征,在验证小数的性质是时,学生首先想到的也是根据0.3和0.30所表示的具体钱数来验证。

这样设计,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充分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吸取上节课的教训,我调整了一下教学方式,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放慢了教学脚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会说小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学生的表述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同时,通过对这节课的一些环节的修改也使我的课有了较为清晰的条理,我自己也有明显的感觉,这节课比上次的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个别环节处理不当,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性质后可以先讲授小数的改写,因为小数的化简其实也是小数改写的一部分。

(2)练习设计不合理,没有体现出层次性

(3)板书不够直观明了。比如让学生观察2.5=2.503.00=30.1=0.100.5=0.50这四个等式的时候,应在等式上画几个弧线,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出变化的规律。板书应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4

1、加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

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富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只有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切实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动力,基于此理念,在设计新课导入时,采用了学生熟知的让学生说出学生尺中一段的长度的情景,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中数学的意识。

2、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数学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自己获得知识,锻炼自己的分析、推导和概括能力。

3、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合作与交流。

例6教学,采用分组学习,把如何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交给学生来处理,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学习后,教师把讲台让给了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让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4、首尾照应,教学完整。

通过小数性质的学习,最后顺利解决了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启示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好数学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习的,即使是学,也是学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可见,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例5时,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感知0.1米=0.10米=0.100米,0.30=0.3,并经过学生思维的碰撞,概括得出小数的性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不足之处:

课堂中由于本人的语言组织的不够,教学环节不够自然,特别是由于本人的疏忽,课件中还有好几处错误。真如熟语所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恳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教学。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5

由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也是刚接触,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有许多困惑,一切还在摸索中。而在运用这种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以前讲的还是太多了,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其实有许多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让学生真正的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本课的例1,我放手让学生在自学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结果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中发现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虽然有些同学说得不够完整,但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也能够自己发现小数的性质。为了不让学生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能应用于实践中,我让他们独立完成了做一做,又做了判断题,这样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理解了小数的性质,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例2和例3的教学中,更是大胆的放手让他们独立自学,从而发现学生在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时出现的问题,而之后的合作学习和后教就重点处理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把本课的重、难点吃透了。课堂检测和课堂作业的完成,也让我更迅速的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这节课有成功之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教学中还应适当的增加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学得更有自信,还有对于小数的性质的发现处理的还是有些急,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举一些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例子,如:有的商品标价就是应用了小数的性质,还可以通过画图举一些例子。我想这样处理后,接下来的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会更好,而不至于出现有些学生会背概念却不能正确应用概念的现象。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总结反思,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情定教,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6

本课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具体事例、借助图形来进行反复比较归纳,最后能自主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对比商品的价格相同与否,让学生在参与回答的气氛中激起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主要学习性质概念,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秉承先学后教的理念,让学生“活”学“小数的性质”。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不足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过于细化。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总想让学生按照固定模式思考,没有做到放手让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在总结小数的性质时,没能充分让学生多说,在两个同学回答正确以后,便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进行了总结。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